雨城區(qū)草壩鎮(zhèn)徐山村便民服務中心大廳里,掛著兩面鮮艷的錦旗。一面是2018年7月16日,徐山村4組脫貧戶王廷貴感謝徐山村駐村工作隊及村“兩委”“心系百姓解民憂,真幫實扶促發(fā)展”。一面是今年3月,徐山村2組貧困戶梁應安(2019年10月動態(tài)調整為貧困戶)全家感謝第一書記余青霞“無私奉獻,一心為民”。
“沒想到,老梁一家會送我錦旗,我為他們一家做的事情微不足道。”看著這面錦旗,余青霞眼眶泛紅,她抬了抬眼鏡,沉默了一會兒說:“我倒是希望沒有這面錦旗,希望老梁一家受的苦難少一點就好。”
她給這個家,點燃了希望
梁應安的家在徐山村半山腰。磚木結構的房屋,有些年頭,卻打掃得干干凈凈。門口院壩全部硬化,呈現(xiàn)出深淺不一的三種顏色,一看就是剛硬化過。
“余書記,6月12號,我保證完成任務。”梁應安說,這是他和余青霞的約定。余書記為他們家爭取到“五改一建”和“危房提升”項目,借著政策東風,家里的廚房新建了操作臺,貼了瓷磚,裝了櫥柜,干凈又整潔;院壩硬化已基本完成。
“還剩廚房的屋頂沒翻修,我明天就開始行動,兩天完成。”梁應安拍著胸口保證。
這時,梁應安的妻子趙曉華捂著胸口緩慢地從屋里走出來,說話的聲音很小,握著余青霞的手卻很緊:“余書記,真的太感謝你了,太感謝你了。”一邊說著眼淚一邊從眼眶中滑落。
“一定要定期復查,聽醫(yī)生的話,需要化療就化療,需要吃藥就吃藥,身體最重要,一定要照顧好自己。”余青霞的這句叮囑,說了無數(shù)次,趙曉華也聽了無數(shù)次。
去年,梁應安一家還不是貧困戶,但妻子趙曉華被診斷出乳腺癌。一邊是躺在病床上日漸虛弱的妻子,一邊是即將高考的大女兒和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的小兒子。這讓本不富裕的家庭,雪上加霜。
“有我在,安心治病,我?guī)湍銈兿朕k法。”余青霞的承諾,讓梁應安這個八尺男兒落了淚。
“沒有余書記,或許我們這個家就垮了。”梁應安說,現(xiàn)在這個家非但沒垮,居住環(huán)境也越來越好,這都是余書記的功勞,是她給了這個家希望。
困難的時候,她總會拉一把
去年去醫(yī)院看望趙曉華時,余青霞給梁應安出了個主意——試試“水滴籌”。
梁應安夫妻二人對手機軟件不熟悉,余青霞就跑前跑后幫助完善各種資料。短短幾天,梁應安一家就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2萬余元捐款。
余青霞又盡力幫助梁應安一家申請到2000元的民政醫(yī)療救助,解決了一部分治療費用。
后來,貧困戶動態(tài)調整,梁應安繼父是貧困戶,由其照顧,符合政策,2019年10月,梁應安一家四口被動態(tài)調整為貧困戶,享受政策幫扶,日常生活有了保障。
“手術后,妻子恢復得不錯,女兒也考上了大學,兒子今年就考初中,成績還行。”經(jīng)歷了最苦難的日子,梁應安對這些生活中的經(jīng)歷格外感恩,“余書記說得對,困難都是暫時的,沒路的時候多往前試探著走一步,說不定就走出了另一條路。”
“老梁,村里近期有一條道路需要硬化,你去打打零工,一個月也能掙點兒錢,貼補家用。”6月10日,余青霞入戶將這個好消息告知梁應安。
“過幾天,我會給貧困戶發(fā)一些雞苗,養(yǎng)好了又是一筆收入。”聽著余書記的話,梁應安和趙曉華的眼睛更亮了,“困難的時候,余書記總會來拉一把,讓我們相信,只要邁開腳步、張開雙臂,就能感受到溫暖。”
再過幾天,余青霞任徐山村第一書記就滿兩年了。在兩年時間里,徐山村成立了茶葉交易市場,規(guī)范茶葉交易秩序,為臨近三個村900多戶農戶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;組建手工茶作坊,收購貧困戶茶葉3000余公斤、吸納貧困戶就業(yè)12人次,銷售茶葉650余公斤;開設“親青農場”流轉土地,轉變經(jīng)營模式,提供微田園耕種,每年為村集體收入貢獻1萬余元……
恰逢梔子花開,余青霞從農戶家中出來,鄉(xiāng)親們總會送她一把梔子花。村民們都說余書記如梔子花一般美麗,認真實干、樸實芬芳、沁人心脾;別看她個子小小的,但身上蘊含著光芒,能點亮農民兄弟好好生活、致富奔康的希望。(胡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