壯麗輝煌70年,感恩奮進新阿壩。7月23日,2023大禹華誕系列活動之“禹里·汶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展”在汶川縣大禹書院舉行。近十幾余項非遺項目、60余名傳承人,通過集中現場展示、沉浸式體驗、文藝展演等喜聞樂見的形式,呈現一場獨具汶川特色的文化盛宴。
據悉,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展包括羌族刺繡、羌族口弦、推桿、麻布制作、羌族薩朗、婚禮十二歌、羌族嗩吶、藏羌剪紙等共15項。
游禹里汶川,看大美非遺。以大禹文化、羌族文化為代表,汶川數千年的歷史積淀造就了當地色彩斑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作為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要載體,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日益匯入日常生活。本次“禹里·汶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展”,選取代表性項目的200多件作品進行精品展示和生動演繹,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汶川底蘊深厚、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,體會非遺的歲月之美、文化之魅。
“舉辦此次禹里·汶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展,是一次民族同心致遠、文化循古向新、涵養(yǎng)文化自信的鑄魂之舉。汶川縣著力推動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,非遺已成為促進汶川經濟社會發(fā)展、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強大‘文化動能’。”汶川縣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“連續(xù)性、創(chuàng)新性、統(tǒng)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”是中華文明精神內核,汶川縣始終堅持不忘本來、吸收外來、面向未來,在繼承中轉化,在學習中超越,推動實現非遺文化的薪火相傳、根脈延續(xù),推動傳統(tǒng)文化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,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。(張振)